This page will soon be deactivated—explore our new, faster, mobile-friendly site, now centralized in MyWorkspace!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  
ITU GSR 2024

ITU-T Recommendations

Search by number:
Others:
Skip Navigation Links
Content search
Advanced search
Provisional name
Equivalent number
Formal description
Study Groups tree viewExpand Study Groups tree view

ITU-T Q.5054 (02/2025)

عربي | 中文 | English | Español | Français | Русский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打击假冒和盗窃ICT移动设备框架
ITU-T Q.5054建议书通过统一平台提供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框架,考虑到了打击假冒和被盗移动电信/ICT设备的各种可能的场景和多管齐下的方法。
本建议书以ITU-T Q.5050建议书为基础,后者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其中涉及高层次的挑战和要求,在部署打击假冒信息通信技术(ICT)设备的流通和使用的解决方案时应予以考虑。此外,ITU-T Q.5051建议书提出了“打击使用被盗移动设备的框架”。它还定义了可能的通信信道以及消费者与平台的接口、指示性查询和响应格式,包括消费者教育和提高认识的方法。本建议书还涵盖了该平台的关键功能、主要的安全方面问题考虑、实施场景和可能的技术挑战,尤其涉及与供应商无关的接口、移动设备批量验证、处理具有复制的唯一标识符的设备,以及报告和处理被盗或丢失的移动电信/ICT设备及其回收后的修复问题。
随着互联网覆盖范围的迅速扩大以及COVID-19大流行期间ICT的加速采用和使用,假冒ICT设备的流通和使用大幅增加。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当时国际货运的手机中已有近五分之一是假冒的。假冒信息技术和通信硬件贸易的增长给消费者、制造商和公共财政都带来了负担。
假冒ICT设备是指明确侵犯商标、复制硬件或软件设计,或者侵犯原装或正品的品牌权或包装权的产品,并且通常侵犯适用的国家和/或国际技术标准、监管要求或一致性程序、制造许可协议或其他适用的政策要求。主要的移动电信/ICT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IoT)设备、可穿戴设备、调制解调器、加密狗和具有蜂窝网络连接功能的无线局域网(WLAN)路由器。除假冒移动电信/ICT设备之外,在移动网络中使用被盗设备亦带来严重的安全和法律秩序问题。
假冒和被盗移动电信/ICT设备在公众陆地移动网(PLMN)中肆无忌惮地泛滥,对监管机构、执法机构(LEA)和最终消费者构成了严峻挑战,并对整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假冒和被盗设备的供求经济学使得检查这种设备本地和全球市场情况的尝试变得复杂起来。
Citation: https://handle.itu.int/11.1002/1000/15946
Series title: Q series: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and associated measurements and tests
  Q.5050-Q.5069: Combating counterfeiting and stolen ICT devices
Approval date: 2025-02-28
Provisional name:Q.CCF-CCSD
Approval process:TAP
Status: In force
Maintenance responsibility: ITU-T Study Group 11
Further details: Patent statement(s)
Development history
[7 related work items in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