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人工智能时代的员工
国际劳工组织
本次会议将展示国际劳工组织如何采取综合方法,帮助工人、机构和系统做好准备,应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会议将重点介绍国际劳工组织如何通过立足于体面劳动和社会正义的协调应对措施,应对技能发展、劳动力市场转型、工作场所安全和包容性学习等关键领域。
会议以国际劳工组织技能数字化专家胡安·伊万·马丁的题为“数字化未来的技能”的演讲拉开帷幕。演讲强调,迫切需要让劳动者——尤其是女性、青年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毕业生——掌握基础、中级和高级数字技能。马丁借鉴国际劳工组织的预测,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就业状况,并因技术应用不均衡和数字鸿沟而加剧不平等。演讲概述了国家技能体系的系统级应对措施:扩展宽带、投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促进终身学习以及确保数字技术获取和参与的公平性。这些措施对于确保所有劳动者在数字经济中蓬勃发展至关重要,也体现了国际劳工组织在包容性数字化技能方面的全球工作。
接下来,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团队负责人Manal Azzi将发表题为“重新定义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作用”的演讲。虽然职业安全传统上不被视为数字技能讨论的范畴,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融入,它正在迅速发展。Azzi展示了智能工具、传感器和机器人技术如何通过预测危险和降低风险敞口来改变工作场所的安全。然而,该演讲也警告了自动化系统带来的新的心理社会风险和算法风险。要点:数字素养必须包括理解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风险以及在数字环境中嵌入工人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顾问谢尔·韦里克随后发表了题为“生成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的演讲。他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人工智能与工作观察站的研究成果,强调全球四分之一的职业受到生成型人工智能的影响,且不同性别和技能水平的职业受到的影响存在差异。会议探讨了政府和机构如何通过注重技能再培训来应对这一转变,尤其是在自动化可能取代常规工作的领域。数字技能政策必须预见到这种转变,并解决公平差距问题,尤其是针对女性。
在会议结束时,国际劳工组织(ITC-ILO)学习创新主管Tom Wambeke发表了题为“超越人工智能的无知:提升技能,迎接关键的人工智能未来”的演讲。此次演讲将数字技能重新定义为批判性、合乎道德且以人为本的学习体系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技术能力。Wambeke展示了国际劳工组织(ITC-ILO)的人工智能课程如何帮助教育工作者和机构设计响应式、以学习者为导向的数字培训,并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增强(而非取代)人类教学的方面。他强调了在数字时代建立敏捷、基于价值观的学习生态系统的必要性。
总之,这些演讲强调了构建包容性、响应性和前瞻性的数字技能体系的重要性,以增强人工智能时代所有工人的能力。




-
C4。能力建设
-
C7。 ICT应用:生活各个方面的收益-电子学习
-
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 目标2:扩大数字经济的包容性,让所有人从中受益
- 目标五: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