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IS 行动方针 C10:人工智能和融合技术的伦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塑造数字时代以人为本的未来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人工智能 (AI) 和其他融合技术的伦理治理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与关键领域的融合正在重塑社会、经济和治理结构,同时也引发了紧迫的伦理担忧。从算法偏见到监控,从隐私的侵蚀到数字鸿沟的加深,缺乏伦理护栏的技术发展风险,有可能损害人权和全球公平。
伦理不应被视为孤立的问题,而应被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柱。随着即将举行的WSIS+20审查,国际社会将有机会评估规范性文书(尤其是教科文组织2021年《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如何影响人工智能治理,以及它们如何在日益互联的数字生态系统中指导技术的伦理发展。该建议书已获193个会员国通过,不仅为国家和地区政策提供了参考,还通过准备情况评估方法(RAM)和伦理影响评估(EIA)等具体工具,成为实施非约束性国际标准的典范。
本次会议还将重点关注教科文组织在《神经技术伦理建议书》方面的前瞻性工作。神经技术伦理建议书是体现前瞻性、跨领域治理必要性的新兴领域。随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神经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前沿领域开始融合,采取整体的、跨学科的伦理方法对于确保科学技术服务于公共利益并符合尊严、包容和可持续性原则至关重要。
小组成员

达芙娜·费因霍尔茨博士
研究、伦理与包容部代理主任兼生物伦理与科学技术伦理科科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主持人

米拉·沃尔夫-鲍文斯博士
计划发展主管
日内瓦科学与外交预测中心(GESDA)

Chaichana Mitrpant 博士
执行董事
泰国电子交易发展局(ETDA)

金井良太博士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荒谷
主题
WSIS+20 审查
伦理
人工智能
人权
数字划分
新兴技术
WSIS行动专线
-
C3。获得信息和知识
-
C6。有利环境
-
C10。信息社会的道德层面
-
C11。国际和区域合作
可持续发展目标
-
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
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并赋予所有妇女和女孩权力
-
目标8:促进全民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业和体面工作
-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
目标16:促进公正,和平与包容的社会
GDC 目标
- 目标五: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