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教育:中国与欧洲教育实践的融合
北京理工大学;DiploFoundation/日内瓦互联网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 (AI) 日益融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教学框架,帮助学习者为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准备。本场研讨会由在技术、教育和国际合作领域拥有深厚专业知识的机构联合举办,将探讨中国和欧洲在人工智能教育方法上的趋同与差异。研讨会将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洞见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以最佳方式融入教育体系,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适应性,同时兼顾伦理和文化考量。
本次会议将围绕近期关于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中的作用的讨论展开,包括人工智能素养的必要性、跨文化对话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工具的变革潜力。会议将汇聚中国和欧洲的专家,重点探讨创新教学实践,探讨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具有包容性、公平性和面向未来性。
目标:
- 探索如何为人工智能时代开展有效的教育,强调人工智能素养和道德考虑。
- 研究中国和欧洲不同的教学实践,重点关注创新和文化相关性。
- 讨论促进国际合作、塑造人工智能教育未来的实际步骤。
会议形式:
本次互动环节将采用开放式对话的形式,两位联合主持人将围绕以下主题提供见解并引导讨论:
-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
- 简要概述人工智能对全球教育的深远影响。
- 历史背景:与技术革命期间的教育改革相似。
- 中国和欧洲的教学实践
- 考察中国教育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欧洲教育模式,强调重视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 讨论当代实践,例如协作学习和跨学科方法以及课堂中的技术整合。
- 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和欧洲教学实践的优势与劣势,并确定共同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伦理考量。
- 对展示教育环境中成功整合人工智能的案例研究的反思。
- 人工智能教育愿景及国际合作具体步骤
- 概述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共同愿景要素,重点关注融入人工智能素养、道德考虑和学习方法适应性的课程开发建议等问题。
- 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利用中国和欧洲的方法和专业知识来推动国际合作,塑造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未来。
小组成员

约万·库尔巴利亚先生
执行董事
Diplo基金会

刘浩
全球治理学院执行主席
北京理工大学
主题
教育
能力建设
人工智能
数字技能
WSIS行动专线
-
C3。获得信息和知识
-
C4。能力建设
-
C7。 ICT应用:生活各个方面的收益-电子学习
可持续发展目标
-
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
目标9:建立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工业化和促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