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

国际电联简史 (6)

​ ​ Search the History PortalClick here to search the History Portal

国际电联历史门户网站

本页的永久标识符  


互联网

帮助人们计算的设备——比如算盘——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我们今天所知的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伦敦的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于1822年设计了“差分机",后来又设计了“分析机"。现代计算技术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和二战期间英国的艾伦·图灵(Alan Turing)等人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以及德国、美国和其他地区取得的进展。另一个重要的进步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晶体管的发展。但直到电脑被连接在一起,互联网革命才开始真正改变我们的世界。   

​​​​​​​​1971年的ARPANET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ARPANET的问世,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始。它承载了1971年发送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之后,在1989年,靠近日内瓦的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取得了重大进展。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与比利时人Robert Cailliau合作,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超文本系统,这一系统后来被称为万维网。1990年,开发了必要的软件。重要的是,这一系统不仅在CERN内使用,而且免费提供给所有人。 
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来源:CERN) ​

 



承载万维网的互联网包含许多类型的设备和电信基础设施,它们必须无缝地一起运行。从调制解调器的早期发展到今天的宽带,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际电联的技术标准。没有国际电联为关键传输层和接入技术制定和批准的全球标准,人类几乎无法使用这些强大的资源。未来的发展一直在考虑中,其中包括诸如过渡到IPv6以克服对互联网协议地址的迫切需求等问题,特别是考虑到“物联网"欣欣向荣的情况。



目前,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因此也必须就政策问题进行辩论。作为讨论如何最好地确保互联网​所有人服务平台,国际电联有着悠久的历史。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授权国际电联牵头开展这项工作,将所有相关方召集在一起。此外,国际电联的成员国已授权国际电联就网络安全保护上网儿童、在互联网上推广多种语言、保护消费者权力和隐私、国际互联网连接和促进对必要基础设施的投资等主题开展工作。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