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合作:重新思考数字时代的工作、学习和包容
社会经济发展中心
包容性工作场所的数字创新
建立有意义的跨代际伙伴关系仍然是一项复杂的挑战。正如《公共行政与政策》近期特刊“老龄化、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选项”所探讨的那样,要充分发挥年龄包容性合作的潜力,需要制度准备、政策一致性和文化开放性。
本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特别倡议和特别专题会议旨在汇聚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如何促进和维持跨代际伙伴关系,从而为所有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拟探讨的关键问题包括:
- 需要哪些 ICT 基础设施来营造有利于代际合作的环境?
-如何促成、支持和维持此类伙伴关系?
-需要哪些政策来提高各年龄段人群的数字素养和工作场所创新?
背景和理由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DESA)的数据,到2050年,发达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50%,发展中国家将增加两倍。全球预期寿命预计将达到75岁。虽然寿命延长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成就,但它也给养老金体系带来压力,并引发了人们对老年人持续参与社会生活和有意义参与的担忧。许多老年人感到孤独和社会脱节,尤其是在缺乏重返社会的制度途径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环境、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颠覆正在加深代沟。青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个人发展障碍,尤其是在服务欠缺、难以获得优质教育和经济机会的地区。数字技术如果能够有远见地运用,可以成为一座强有力的桥梁。通过将年轻人与老一辈的生活经验和隐性知识联系起来,新的代际指导与合作模式成为可能,甚至跨越地域和社会经济界限。当今的青年正承受着不成比例的心理压力,与支持和理解他们的人建立信任关系,可以缓解高度数字化社会中多重压力源。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多代劳动力融合
世界银行指出,自动化、气候变化和数字化等重大趋势可能在未来十年影响超过11亿个就业岗位。约4.5亿青年(约占全球青年人口的70%)因技能不匹配而无法参与经济活动。同时,某些地区高达60%的公司认为劳动力技能是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制约因素。[1]
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经验知识,虽然数字化整理颇具挑战性,但通过辅导、指导和团队协作直接与年轻同事分享则具有重要价值。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此类知识交流,既需要社会创新,也需要开发新的制度模式,例如 ISO 25550:2022[2]。尤其对于进入高度自动化或陌生工作环境的年轻人而言,代际支持可以提供方向感、文化延续性和更强的归属感。
因此,精心设计的多代劳动力战略可以:
通过利用跨代互补优势(例如技术专长、社会情感成熟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弥补技能差距;
通过老年工人的稳定影响和年轻工人的数字敏捷性来增强适应性和恢复力;
通过在工作生涯的各个阶段实现持续的、适合年龄的技能发展,支持终身学习。
[1] 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与技能:多捐助方信托基金》。访问网址:https://www.worldbank.org/en/programs/tes?utm_source=chatgpt.com
[2] ISO 25550:2022 - 老龄化社会 -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的通用要求和指南,访问 https://www.iso.org/standard/76420.html





-
C1。政府和所有利益攸关方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
C2。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
-
C3。获得信息和知识
-
C4。能力建设
-
C5。建立使用ICT的信心和安全性
-
C6。有利环境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重返劳动力市场不仅是经济需要,也是社会机遇。随着许多国家预期寿命的延长和退休年龄的灵活变通,许多步入老年的老年人出于生活必需或人生目标,寻求通过工作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税收制度、政策限制、技术差距、技能过时以及职场偏见等障碍阻碍了他们的参与。
-
目标3:确保健康生活并促进所有人的福祉
-
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
目标8:促进全民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业和体面工作
-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
目标11:使城市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弹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的会议将支持以下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通过推广积极健康实践和积极老龄化,为可持续发展目标3(全民健康福祉)做出重大贡献。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
可持续发展目标 4:优质教育
目标 4.3 – 确保所有女性和男性都能平等接受负担得起的优质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教育。
目标 4.7 – 确保所有学习者获得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通过可持续生活方式和全球公民教育。
可持续发展目标 8:体面劳动和经济增长
目标 8.2 – 通过多样化、技术升级和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生产力,包括重点关注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目标 8.5——实现所有妇女和男子,包括青年和残疾人,充分、生产性就业及体面工作,实现同工同酬。
目标 8.6——大幅减少未就业、未接受教育或培训的青年比例。
目标 8.9——促进可持续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广当地文化和产品。
可持续发展目标 10:减少不平等
目标 10.2 – 赋予所有人权力并促进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包容性,不论年龄、性别、残疾、种族、民族、出身、宗教或经济或其他地位。
目标 10.3——确保机会均等,减少结果不平等,包括消除歧视性法律、政策和做法。
可持续发展目标 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目标 11.7——为所有人,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www.csend.org, www.wfpha.org, https://greycells.ch/, https://ageingcommitteegenev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