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谷歌翻译生成的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原始内容直译为另一种语言。这是完全自动化完成的,无需人工干预。从一类案文到另一类案文以及在不同的语言对之间,机器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国际电联不保证准确性,也不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承担任何责任。如果对我们网页翻译版本中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有任何疑虑和关切,请重新查阅官方英文文本。由于受到系统的技术限制,一些内容(如图片、视频、文件等)可能无法翻译。

风险时代的信息社会


国际风险信息管理、风险模型与应用专家委员会(RIMMA CoE)、联合国中国科协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CAST-CCIT)

会话222

星期五, 11 七月 2025 10:00–10:45 (UTC+02:00) 物理(现场)和虚拟(远程)参与 房间 L, 帕莱索波 互动环节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 旨在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包容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在当今世界瞬息万变、风险重重的背景下,本届会议重点探讨信息社会在风险时期面临的特殊需求。这些风险涵盖地方、区域、国家、跨境和全球危机,以及自然、技术和人道主义灾害,会议特别关注行动者和组织的需求、不足和潜力。

联合国“全社会”原则源于1992年的《21世纪议程》,并从2014年数据革命活动开始成为一项普遍原则,强调广泛合作的必要性。《联合国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进一步明确,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贫困人口、移民、原住民、志愿者、从业者群体和老年人等利益相关方应参与政策、规划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该框架还呼吁公共和私营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并鼓励企业将灾害风险纳入其管理实践。

本次会议将讨论风险时期信息管理的特殊情况以及危机各个阶段和所有类型灾难中风险管理(政策、预期、准备、决策、行动)的后果。

小组成员
Mr. Horst Kremers
霍斯特·克雷默斯先生 椅子 德国 RIMMA CoE 主持人

霍斯特·克莱默斯(柏林)(*1948)
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战略顾问
https://orcid.org/0000-0002-3992-6340

Horst Kremers 对操作和控制复杂动态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信息学和信息管理特别感兴趣。

在完成学业(亚琛工业大学和波恩大学)以及在柏林工业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任职后,他加入了柏林参议院行政部门的技术管理部门(部级)。

Horst Kremers 一直积极参与制定创新战略,并在多个专业协会和组织中制定方法和技术创新。多年来,他还参与了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层面实施联合国文书的讨论,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和减少灾害风险信息管理(UN DRR)领域。

自《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发表以来,根据联合国仙台框架文本中提出的要求,他非常关注扩大利益相关者/全社会在联合国文书的管理和执行中的作用。

这些领域的论文、演讲和活动详情记录在
https://Horst-Kremers.de


Prof. Ke GONG
龚克教授 执行董事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

龚克,中国工程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2019-2021),现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非洲战略项目工作组主席。

他于1986年获得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并于1987年加入清华大学,在工程教育和科研领域拥有30多年的经验。他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1999-2006)、天津大学校长(2006-2011)和南开大学校长(2011-2018)。龚克教授于2014年至2017年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SC)荣誉院士。


Prof. Audrey Yue
余晓玲教授 教务长媒体、文化和批判理论讲座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

余奥黛丽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媒体、文化与批判理论教务长讲座教授,同时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可信互联网与社区中心副主任。她的研究涵盖跨文化交流以及亚洲媒体与文化研究。她曾与弱势群体(青年、女性和年轻移民/难民)合作,开发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参与和数字公民身份的新模式,并为澳大利亚创意组织和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等国际行业和政府组织进行文化评估。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6年第四份《重塑创造力政策报告》的编委会成员,同时也是《传播学杂志》、《女性主义媒体研究》、《电视与新媒体》和《欧洲文化研究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她目前的研究项目是“数字信息韧性”(AcRF Tier 3 资助,MOE-MOET32022-0001)。她的最新著作是《牛津错误信息手册》(2026)。


Dr. Jun YU
余俊博士 助理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

余俊博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的助理教授,同时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可信互联网与社区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的研究从社会理论和混合方法的角度,探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和数据治理的交叉领域。目前,他是三个主要项目的首席或联合研究员:(1) 人工智能对英国、法国和新加坡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影响;(2) 数字韧性的开发与测量;以及 (3) 社交媒体算法在塑造当代团结与认可理念中的作用。他的作品发表在《信息、通信与社会》、《新媒体与社会》、《社交媒体+社会》和《美国行为科学家》等领先的同行评审期刊上。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前,他曾在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担任政策分析师,负责分析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并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建议。


Dr. Renae Loh
Renae Loh 博士 研究员 新加坡国立大学

Renae Loh博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可信互联网与社区中心(CTIC)的研究员。她的研究重点是社会数字不平等、青年数字文化以及数字韧性、素养和福祉。她的工作强调理解数字技术如何与社会结构和实践相互交织的重要性。她拥有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社会学与社会研究硕士学位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Dr. Bengü Sezer
本古·塞泽尔博士 讲师 土耳其梅尔辛大学

本古·塞泽尔毕业于梅尔辛大学科学与文学学院英语语言学系。她在梅尔辛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并于2014年至2022年期间在该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自2006年以来,她一直在梅尔辛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讲师。另一方面,她继续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领域开展工作。


Dr. ZHAN ZHANG
张展博士 助理教授 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张展博士于2023年9月加入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国际传播学助理教授兼学院国际联络与交流官员。她拥有瑞士卢加诺大学(USI)传播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该研究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加入宁波诺丁汉大学之前,张展博士于2017年至2023年期间在瑞士卢加诺南加州大学担任全职研究员和讲师。她是“中欧对话:媒体与传播研究博士暑期学校”(2014-2019)的联合创始人,该学校与北京大学新闻学院(PKU,中国北京)合作举办。自2017年起,她还担任北京大学的客座讲师。她在各类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20多篇论文,并编著过多部著作,并共同编辑了三期同行评审学术期刊特刊。她的研究领域包括战略传播、跨文化传播、科技与社会(尤其关注中国科技公司)以及中国在欧洲的软实力。


Ms. Emillie de Keulenaar
埃米莉·德库伦纳尔女士 博士后研究员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埃米莉·德·库伦纳尔(Emillie de Keulenaar)是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阿姆斯特丹大学数字方法倡议和开放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以及联合国政治、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办公室(DPPA)创新中心的顾问。她的研究方向为言论审核的政治学以及在算法系统中实施公共对话流程。


主题
5G技术 大数据 环境 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 数字包容 数字划分 智慧城市
WSIS行动专线
  • AL C3 logo C3。获得信息和知识
  • AL C4 logo C4。能力建设
  • AL C5 logo C5。建立使用ICT的信心和安全性
  • AL C7 E–SCI logo C7。 ICT应用:生活各个方面的收益-电子科学
  • AL C10 logo C10。信息社会的道德层面

a. WSIS 行动方针 3——获取信息和知识:在风险时期,确保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至关重要。本次会议将探讨如何改善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获取,尤其是在危机时期。

b.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4——能力建设:建设各参与方管理信息和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如何提升利益相关者在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c.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5——增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信心和安全性: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风险时期确保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和信心是关键环节,本次会议将对此进行探讨。

d.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7——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子医疗、电子政务和电子应急响应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风险管理。本次会议将探讨如何在风险情况下优化这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e.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10——信息社会的伦理维度:在风险时期处理信息时,需要解决诸如个人信息隐私和信息传播准确性等伦理问题。本次会议将重点探讨这些伦理方面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目标
  • 目标3 logo 目标3:确保健康生活并促进所有人的福祉
  • 目标9 logo 目标9:建立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工业化和促进创新
  • 目标11 logo 目标11:使城市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弹性和可持续性
  • 目标13 logo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目标16 logo 目标16:促进公正,和平与包容的社会

a. 可持续发展目标 3——良好健康与福祉:在风险时期,信息丰富的社会可以利用技术收集、分析和传播健康相关信息。例如,它可以在灾害期间监测疾病传播,并及时向公众提供健康建议。

b. 可持续发展目标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韧性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风险时期,可以创新新技术,更好地管理灾害。例如,基础设施中的智能传感器可以检测潜在危险并传输数据,以便及时修复。

c. 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灾害导致的社区混乱”是一个主要关切。信息社会可以帮助城市和社区增强韧性。这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城市规划来实现,例如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识别高风险区域并规划疏散路线,以及在灾害期间加强沟通以协调救援工作。

d. 可持续发展目标 13——气候行动:鉴于气候相关风险属于“风险时代”范畴,信息社会可以促进气候行动。它可以通过卫星和传感器提供准确的气候变化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来模拟气候相关灾害。这些信息可用于制定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政策。

e. 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本主题中的“保障个人、社会、经济和政治人权”具有现实意义。在风险情况下,信息透明的社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例如,通过基于信息的监测系统确保灾害期间资源的公平分配,这对于建立强大而公正的机构至关重要。

链接

https://rimma.org/rimma-coe-wsis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