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时代的信息社会
国际风险信息管理、风险模型与应用专家委员会(RIMMA CoE)、联合国中国科协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CAST-CCIT)
会话222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 旨在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包容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在当今世界瞬息万变、风险重重的背景下,本届会议重点探讨信息社会在风险时期面临的特殊需求。这些风险涵盖地方、区域、国家、跨境和全球危机,以及自然、技术和人道主义灾害,会议特别关注行动者和组织的需求、不足和潜力。
联合国“全社会”原则源于1992年的《21世纪议程》,并从2014年数据革命活动开始成为一项普遍原则,强调广泛合作的必要性。《联合国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进一步明确,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贫困人口、移民、原住民、志愿者、从业者群体和老年人等利益相关方应参与政策、规划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该框架还呼吁公共和私营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并鼓励企业将灾害风险纳入其管理实践。
本次会议将讨论风险时期信息管理的特殊情况以及危机各个阶段和所有类型灾难中风险管理(政策、预期、准备、决策、行动)的后果。








-
C3。获得信息和知识
-
C4。能力建设
-
C5。建立使用ICT的信心和安全性
-
C7。 ICT应用:生活各个方面的收益-电子科学
-
C10。信息社会的道德层面
a. WSIS 行动方针 3——获取信息和知识:在风险时期,确保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至关重要。本次会议将探讨如何改善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获取,尤其是在危机时期。
b.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4——能力建设:建设各参与方管理信息和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如何提升利益相关者在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c.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5——增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信心和安全性:信息技术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风险时期确保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和信心是关键环节,本次会议将对此进行探讨。
d.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7——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在电子医疗、电子政务和电子应急响应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风险管理。本次会议将探讨如何在风险情况下优化这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e.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10——信息社会的伦理维度:在风险时期处理信息时,需要解决诸如个人信息隐私和信息传播准确性等伦理问题。本次会议将重点探讨这些伦理方面的问题。
-
目标3:确保健康生活并促进所有人的福祉
-
目标9:建立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工业化和促进创新
-
目标11:使城市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弹性和可持续性
-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目标16:促进公正,和平与包容的社会
a. 可持续发展目标 3——良好健康与福祉:在风险时期,信息丰富的社会可以利用技术收集、分析和传播健康相关信息。例如,它可以在灾害期间监测疾病传播,并及时向公众提供健康建议。
b. 可持续发展目标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韧性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风险时期,可以创新新技术,更好地管理灾害。例如,基础设施中的智能传感器可以检测潜在危险并传输数据,以便及时修复。
c. 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灾害导致的社区混乱”是一个主要关切。信息社会可以帮助城市和社区增强韧性。这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城市规划来实现,例如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识别高风险区域并规划疏散路线,以及在灾害期间加强沟通以协调救援工作。
d. 可持续发展目标 13——气候行动:鉴于气候相关风险属于“风险时代”范畴,信息社会可以促进气候行动。它可以通过卫星和传感器提供准确的气候变化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来模拟气候相关灾害。这些信息可用于制定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政策。
e. 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本主题中的“保障个人、社会、经济和政治人权”具有现实意义。在风险情况下,信息透明的社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例如,通过基于信息的监测系统确保灾害期间资源的公平分配,这对于建立强大而公正的机构至关重要。
https://rimma.org/rimma-coe-wsis2025